head_bg3

公司新闻

建筑企业施工税务检查(建筑企业税收检查重点)

 

我单位是一个建筑企外地施工有外经证,单位所在地国税和地税都要求我们回...

1、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应严格执行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外经证是你所从事的工程不在你们公司所在地,比如一家公司注册在成都金牛区,需要去绵阳施工,外经证开出以后公司所交的税金43%是交给绵阳相关区域地税的,2%的企业所得税可以在绵阳缴纳也可以回成都的金牛区地税缴纳。我们公司是国企,但是施工的费用是交给地税的。

3、建筑企业缴纳的是营业税,按国家税法规定应在应税劳务地缴纳,即工程项目在哪里营业税就缴纳在当地地税。外经证的开具只是证明你是正规企业,企业所得税可以回注册地缴纳。营业税则必须在当地缴纳。出现还要交其他企业所得税,应为新税法规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关系,其企业所得税由二地分享。

4、肯定是不用再交了,你拿在外地施工开票的话,税务局应该会要求你办理个《外经证》,然后就在所在地交税即可,然后拿着完税凭证,到企业所在地税务局看下就不用交了。

建筑企业在外地施工,如何进行财务核算和申报纳税?

你们应单独核算施工地的经营收益。税务部门要求建筑企业提供经营报表、帐簿和记帐单据的做法合法,没有超越其管理范围。 原因一是:《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法律分析:建筑企业到异地承包施工项目的,要在施工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在机构所在地申报纳税。

建筑企业到异地承包施工项目的,要在施工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在机构所在地申报纳税。

跨地区项目部预缴税款: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只限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的项目部。如果是非跨省的异地施工,国家并没有规定要预缴企业所得税)。

建筑企业外地施工,则需要在工程作业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根据《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 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筹划思路及方法

1、【解决方案】通过对A公司业务方式及特点进行筹划,帮助A公司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独立核算的个人独资企业B,体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个人独资企业给主体公司开具相应的发票(建筑设计,劳务服务)普票,主体公司给个人独资企业汇款,实现三流合一。

2、选用个人独资企业公司方式是处理建筑劳务公司高所得税压力的最好方式。例如建筑服务公司能够先更改收益种类,把薪水、人力成本、奖励金变为主营业务收入,让公司享有低征收率。在建筑劳务公司,不缺个体承包人。

3、借助税收优惠政策来合理节税。建筑施工类企业有时候可以直接利用国家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筹划,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节税效果很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该类企业的纳税负担。因此,建筑施工类就需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及时跟进和了解,以便以此实现节税预期。

4、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筹划 提供两个思路,仅供参考:一,个人独资核定征收 可在税收优惠地区成立小规模建筑施工类个人独资企业申请核定征收,增值税:1 所得税:0.5%—1 附加税:0.06 综合税率不超过:16 交完增值,所得,附加以后,不用在交附加税。资金可以直接转到法人的个人账户进行自由支配。

5、税收筹划,合理避税方案 头像! 建筑行业特点对大部门建筑工程行业来说,税收行的无票支出的情况较多,主要体现在: 劳务人员工资; 采购建筑材料等物品; 临时租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

6、建筑施工周期都比较长,又需要大量合同工和临时工,对其中的一些人劳务费、分包费等需及时获得相应发票作为税前扣除。

如何把房地产企业企业所得税检查好?

1、做为前期准备,首先就是要熟悉房地产业涉及的税种及相关税收政策,房地产业相关发票规定,及房地产业特殊业务处理,比如:合作建房、混合销售、委托代建、售后返租、以房抵债等。

2、核查房地产企业的收入;主要检查预收账款是否在房屋确权,签定买卖合同后.全部结转为:主营业收入,有没有少结转收入,核实”开发产品成本“检查工程的完工进度付款;,成本结算是否有工程合同。是否按工程预算结算。

3、一)宾馆、酒店业纳税人自用、经营用房产、土地,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重点是纳税人房产原值计算是否准确,有无将电梯、中央空调等有关配套设备和照明、电力、电缆、给排水等有关配套设施从房产原值中扣除。

4、企业所得税按国税发2009(31号)文件相关规定核算,流转税要考虑预收房款必须交税,分期收款的房款,只要合同收款期限到期,不论是否收到款,都要交税,做到这些,税务查账一般就能过关了。


发布时间: 2024-08-07